基于“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项目基金:2020年度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ER2020B014)
作者简介:胡冬青(1966——),女,河北人,博士,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
基于“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胡冬青 张万荣 崔碧峰
北京工业大学 信息学部 北京市 朝阳区 100124
摘要:以微电子专业新生研讨课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依托专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专业核心知识构架等,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认知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实际教学设计,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责任与使命、工程道德与法律、创新发展与自强不息等方面,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为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生研讨课; 教学模式
《礼记 文王世子》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古往今来,人们对“师者”的期待,不仅要授学生以“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以“立世之德”。近几年,党和国家,也逐步从“教书育人”关注外因条件的作用,转变为“立德树人”更加注重内因之变化根本,强调育人先立德,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做为当前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1-4]。新生研讨课做为一门专业认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由专业教师主持的研讨型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想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5],是每个上课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依托微电子技术发展历史、专业核心知识构架等,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从文化传承与科学世界观、自律与发展、自立自强精神、责任感与使命感、道德与法律等方面,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
一 课程概述
“新生研讨课”是北京工业大学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专业认知必修环节,属于专题研讨型课程。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导航、半导体知识概览及研讨、主题辩论、电子套件焊接与调试等环节(参见图1),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服务的行业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了解我国半导体技术发展与国际前沿的差异,激发学生求知欲、爱国情和责任感,逐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和不断探究的学习习惯,为逐步适应大学学习模式、逐步建立创新思维模式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两方面。课程目标主要从支撑毕业要求达成角度出发,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以及应达到的水平;育人目标则主要是基于课程思政,明确课程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发挥的作用,涉及政治信仰、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素养与行为规范等方面。
图1 课程主要教学环节
二、思政元素的设计
本课程的育人目标主要蕴含在专业知识概览及研讨、主题辩论、小论文撰写等教学环节。小论文撰写的思政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明确工程活动中与道德、法律的关系问题。
主题辩论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等。每年度辩论主题略有不同,主要选择行业发展热点或时事热点。主题辩论的思政目标,主要侧重正确价值观、是非观的培养。辩论主题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参见表1。
表1 主题辩论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辩论主题 | 思政元素设计 |
摩尔定律走向穷途末路了吗? |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
美国对华为的芯片供应禁令合理吗?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富强与发展权 |
核心芯片需要自主设计吗? | 自立自强精神 |
芯片逆向设计应该应该吗 | 借鉴与创新 |
考虑课程性质及学时安排,半导体技术核心知识概览从几个“1”开始,每个“1”蕴含一个思政元素。这些“1”包括:一种材料、一种器件结构、一个芯片、一种工艺、一款软件、一个定律、一个人、一家公司等。在这几个“1”中,部分由教师主导介绍,例如MOS结构,集成电路工艺等;部分由学生自己到网上检索,通过研讨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例如业界名人及主要贡献,业界知名公司及其优势特色等。各个“1”蕴含的思政元素及融入思路参见表2。
表2 知识概览中的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项目 | 思政元素 | 融入思路和时机 |
一种材料 | 文化传承与科学世界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中华民族古典哲学思想)。但这里的道不是超越万物、虚无缥缈的宇宙精神,而是立足客观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的科学的实践活动(从客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物主义思想发展)。 | 从半导体材料区别于金属的显著特点——通过掺杂可以改变电阻率出发,明确掺入不同的杂质,可以获得不同导电类型的材料,于是有了两种传到电流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正是半导体材料有这一特性,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固态电子器件,才有了丰富多彩的电子产品,有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
一种器件结构 | 自律与发展:只有能够控制自己,才有可能掌控命运。 | MOS结构,场控制效应及机理,典型应用等。正是由于MOSFET有了一个控制极,才能实现各种各样的信息控制与处理。 |
一个芯片 | 自强自立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华为麒麟芯片及特点、竞争优势,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
一种工艺 | 发展权、使命感和责任感:集成电路工艺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落后就会挨“打”(被打击)。 | 集成电路工艺核心技术,工艺制程及前沿水平,我国现有发展水平及受限因素,技术滞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代责任与使命。 |
一款软件 | 工程活动中的道德、法律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在介绍三大主流IC设计软件时,以一个EDA天才的作死之路、Cadence与Avanti的EDA大战等为引,借助工程活动中的道德、法律问题对一个人、一个公司成败的影响,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 |
一个人 | 民族自信与创新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 通过业界著名中国人对半导体技术发展贡献的介绍,增强民族自信,明确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源于实干、创新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此环节由教师提供名人名单,学生网络检索和研讨互动加深认识。 |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工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2019年修订过程,要求所有课程都要有思政元素。为了保证效果,不引起学生反感,课程思政要做好几个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性与隐性相结合、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引导与约束相结合、主动与被动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本课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虽然挖掘了很多思政元素,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重点选择4-5个纳入教学环节,其中一个通过主题辩论落实,一个通过小论文落实,专业知识概览环节落实2-3个。
三、结论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思政教育更是任重道远。课程教学改革,旨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育人效果。这不仅需要知识更新、理念更新,还涉及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改进,顶层设计的引领,全局规划和部署等。课程思政,既是一门课程的问题,更是一整套培养方案需要积极面对、认真思考和潜心规划的问题。期待我们的培养方案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解光勇,全沛:基于《微电子学概论》开展“课程思政”的讨论,高教论坛,2020年2月第2期,P39-42
[2] 陈琦,张勇,闫智:课程思政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9月第40期,P19-20
[3] 张俊安,张庆伟,刘钦晓:“集成电路设计原理”中的思政元素及施教策略,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9月第40期,P21-22
[4] 龚成莹,兰聪花:基于课程思政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探索,专业与课程建设,2020年4月,P19-23
[5]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人民日报,2019-03-19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