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出错:SELECT S.*,M.alias AS M_alias,M.keywords AS M_keyword,M.config AS M_config FROM p8_sort S LEFT JOIN p8_article_module M ON S.fmid=M.id WHERE S.fid='111'

Table 'ksfbw.p8_sort' doesn't exist
1146 古衣为今用 - - 快速论文发表网_快速发表论文

古衣为今用

作者:裴芯怡时间:2017-05-25 08:44:06  来源:  阅读次数:3082次 ]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别有味道。中国古代服饰,就以其精美绝
伦的外表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服装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各代传统服饰是时代的结晶,也
是时代的反映。欣赏古代服饰,就是在倾听时空的回响,感受当
年的人事风情。吸收借鉴古代服饰元素,无疑会给现代服饰带来
一股新气息。要知好酒是流年的产物,好衣也如此。
所以,我今天想就服饰的色彩,款式,颜色谈谈我作为一名
学生的简单感受。
当我们看一个人的穿着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看衣服的
颜色。因为色彩是最直观最强烈的要素,同时有时候也能向我们
传递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如果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对身着大红衣
裳的男女在让人给其拍照,我想我们会联想到他们可能是一对即
将结婚的情侣。又或者当我们看到一群身着白衣,头披白布的人
缓慢地行进在鞭炮声中时,我们应该也会立即联想到他们正在为
死者出丧。这时就不得不提及古代服饰的色彩之说。古代受阴阳
五行学说影响,《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
改正朔,易服色。”秦灭六国,“以为获水德之瑞,……色上黑。”
后长期以黄色为最贵重,象征中央;青色象征东方;红色象征南
方;白色象征西方;黑色象征北方。青、红、皂、白、黄等五种
颜色被视为“正色”。有些朝代规定,正色服装只有帝王官员可
穿,百姓只能穿间色。而就情绪而言,其中,红色用来表达喜悦,
祈祷成功与吉祥。如古代婚礼:周制中新娘要穿玄色纯衣;唐制中
男子身着绯红色衣服。而白色则代表素洁,虚无,并且经常将其
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古代丧礼及守孝期间所穿之服便为白色。所
以也就不难理解红白喜事这一说法。除红白外,黑黄青以及其他
颜色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在现代服饰及社会中。如
黄色,象征辉煌,高贵。古代很多朝代的龙袍便是黄色,是权力
的象征。然后在运用时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剔除其中的封建
观念,保留其积极的文化内涵。而现代服饰五彩兼备,间色为主。
间色服饰的流行,从某些方面上来说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再是款式,其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饰是否大气,高端。
在对明代服饰进行粗略了解时,我觉得明代搭护腰间打结这个设
计可以运用到现代女生的夏季服饰中。比如讲某一条裙子的一侧
全部用打结的方式连接,从腰间一直延伸到腿部,这样会使这条
裙子显得独特,并且带点小性感。还有我觉得古代女子所穿的内
衣完全可以稍加改造拿来代替泳衣。相较那三点一式的比基尼,
具有中国风的泳衣就会显得大气的多,有一股东方女子的含蓄之
美。当然,前提是对之进行适当改造,加点现代元素。
最后再来讲讲图案这一要素。我认为图案是一件衣服的灵
魂。在等级分明的古代社会,你的身份决定了你衣服上的图案。
当然,这一点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吸取古代服饰图案时就应摒弃
这一落后内涵。现代服饰可以运用自然和抽象形象来表达一定的
含义。传统纹样一大特点是形生“意象”,在形象塑造上,有时求
神似或寄托某种情感和愿望。如“牡丹富贵”、“连理枝”、“松
鹤延年”等传统纹样即是该手法含蓄运用的证明。再如,传统服饰
也经常以某种植物品质寓意象征人的志向品性。借松柏之伟岸挺
拔、竹之清朗高逸、荷莲之圣洁飘逸、梅兰之孤傲清高赞赏人的
品质与道德等等。寓德于物,以突出创造者对道德追求的意境之
美。当然,古代服饰的图案纹饰除去其具有的文化内涵,依然具
有美的借鉴价值。比如将牡丹元素融入围巾,披肩等小件服饰上,
于精致中体现大气,自当别有蕴味;又比如将荷花应用于裙子的
边纹上。想象一下连衣裙的袖口,裙边,都做成荷花瓣状,配上
一条淡粉色的荷花腰带,然后以白色为主色,将瓣状边纹染成淡
粉,这该把穿这条裙子的人衬得多么的清雅脱俗。
现代服装不只是满足它的实用性,也要求注重它的审美需
求。由于时代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对古代服饰文化元
素的利用方面,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复制与挪用,要融入时代精神,
切合时代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古衣为今用。
作者简介:裴芯怡(1997-),女,汉族,浙江省台州市人,杭州师范大
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广告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阅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