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设计决策

作者:郭宇虹时间:2017-04-05 10:08:52  来源:  阅读次数:755次 ]
【摘要】建筑设计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
程,建筑师的灵感、经验和价值观往往决
定了一个设计方案的最终形成,而灵感、
经验和价值观不是定量化的决策技术所能
完全解决的。本文指出了解决建筑设计中
的相关问题,解析了建筑设计决策的特点
等, 说明了科学决策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
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决策;应用;方法
1. 决策的特点
建筑设计中的决策包括一系列一环扣
一环的步骤,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决策而言,
建筑设计决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
1)多准则。
2)多目标。
3)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2. 决策的框架
建筑设计中的决策是一个从认识问题
到形成最终方案的过程,根据决策的一般
原理可以确定建筑设计决策的总体框架。
2.1 确定问题,明确目的和需要
明确建筑设计的目的和需要是建筑设
计决策的第一步,即建筑师要明确建筑设
计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何种目的,满
足何种特定的需要。目的和需要是推动建
筑师进行创作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没有目
的和需要也就不存在建筑设计活动。建筑
设计中的目的和需要具有主观和客观的双
重性,是一个表现为复杂结构的多维动态
系统。在主体方面,建筑师不能仅从他个
人的意愿出发去进行创作,必须要充分考
虑业主的要求和需要。在客体方面,有对
建筑的共性要求、专门性要求和特殊性要
求之分。共性要求(如实用、经济、美观)
面向所有建筑,是建筑共同性的基础 ;专
门性要求(如特殊功能)是不同领域建筑
的特殊需要 ;特殊性要求(如特定条件下
的特定要求)则针对个别建筑,是建筑个
性的体现。
2.2 选择准则,确定权重
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设计有
着不同的约束和限制准则,这需要建筑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选择准则时要尽可
能把所有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都包含进来,
如地形、高程、坡度自然条件约束,投资、
造价、周期经济条件约束,密度、容积率、
高度等规划条件约束等等。对于一个设计
来说,影响其决策的各种准则相对重要性
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引入权重的概念来衡
量每个准则的重要程度,这有利于建筑师
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提高设
计效率,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3 制定可行的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即针对目标和需要的可供
选择的途径和方案。途径和方案不是唯一
的。由于环境的多变和复杂、建筑师个人
的阅历经验、设计思维的不同,满足同一
需要的途径、方案会有许多,其中蕴含着
建筑师最终作品的雏形。在建筑设计中,
可行方案的制定要从属于目的和需要,在
目的和需要的驱使下进行。可行方案应该
都能满足目的和需要,能够相互替代,只
是存在着优劣之分。这些可行方案中包含
着最终设计作品的雏形,这个最终作品应
该是这些方案中的最优者。
2.4 评价可行方案,做出决策
最后是评价各种可行方案,确定哪一
个是满足需要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案,实现
优胜劣汰。在评价每个方案时要从多准则
约束条件入手,全面评价方案的各个部分
和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的敏感
性和全面性。建筑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
要方面依靠科学的决策技术进行评价,抓
住各种方案中的主要长处和短处来最大限
度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而不是依靠传统
的凭个人主观定性评价这些长处和短处。
评价的结果是确定一个方向性的决定即选
择一个方案,也即贝聿铭所说的“一步好
棋”。接下来的任务是对这个选中的“方向
性决定”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得到最终的
设计作品。
3. 决策的技术方法
建筑设计决策中最重要的两步是确定
准则权重和方案优选,权重决定建筑师要
重点努力的方向,方案优选则直接决定了
最终的设计作品,这两步既是重点又是难
点。建筑师不可能详细透彻地掌握每一种
决策技术方法,需要一个简单易行而又有
效的决策方法。此外,建筑设计决策不是
一个完全定量化的问题,也有很多主观定
性决策的因素,如建筑师个人的专业经验
和素养,所以合理的建筑设计决策方法应
该是定性定量的有机结合。
在决策学里已经发展出许多有效的科
学决策方法,如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理想点法,模糊决策法,灰色系统决策法,
基于案例的决策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复杂
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在各个学科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层
次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而且该方法可以
满足建筑设计决策对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特
殊要求。下面简要介绍层次分析法在建筑
设计决策中的应用。
层 次 分 析 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是 美 国 著 名 运 筹 学 家
T.L.Satty 等人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
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
法。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处理具有复杂因素
的技术、经济、社会问题。AHP 方法将人
们解决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条理
化和数量化,并用数学工具为分析、决策、
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其根本原理
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以
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
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用具有递阶结构的目
标、子目标(准则)和约束条件来评价方案,
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来确定决策矩阵,最
后综合计算出各方案各自的权重(优先程
度或重要程度),从而为决策提供定量的依
据。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确
定各个准则的权重和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其基本步骤是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
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进行重
要性等级的两两比较,赋以定量值→进行
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得到各层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分配,即确
定各准则的权重。进行方案优选时的技术
步骤和权重确定基本相同,最后得到的是
各个可行方案对实现设计目标的贡献大小
值(权重),贡献值最大者可以认为是最优
的方案。
4. 结语
科学决策是创造优秀建筑作品的前提
和保证,是当前建筑领域里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内在要求。建筑设计决策源于目的和
需要,关键在于选择和权衡,结束于评价,
然后又是新的需要和选择,如此周而复始,
循环不息,给建筑设计以永不枯竭的生命
力和源源不断的强大推动力。科学决策的
技术方法有很多,其中层次分析法简明有
效,应用广泛。它可以科学合理的确定影
响设计各个因素的权重和选择最优的设计
方案,值得每一位建筑师去学习运用。
然而,在建筑设计中既要发挥建筑师
的主观创造力,又要重视决策技术和方法
的运用,使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有机结合,
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理性和系
统可靠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1] 杨乃定,李祖怀 . 管理决策新思
维—制定科学合理决策的方法 [M]. 西安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 2] 黄德才,郑河荣 . 理想点决策方
法的逆序问题与逆序的消除
[ 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23
(12):80-83
[ 4] 张克荣 . 贝聿铭 [M]. 北京 :现
代出版社,2004 :122-123
[ 5] 赵少奎,杨永太 . 工程系统工程
导论 [M]. 北京 :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 6] 刘普寅,吴孟达 . 模糊理论及
其应用 [M].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广告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阅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