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上,从工程实际出发,分别从结构性渗漏以及柔性防水层破
坏渗漏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为地下工程防水处理提供
参考。
【关键词】底板渗水 ;漏水 ;处理
1、引言
由于建筑底板面积在地下室防水总面积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加
之对地下室的使用及耐用性影响最大的部分也是底板部分,因此在
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处理中,底板防水一直是重点。由于地下室底板
的渗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方渗漏设计过程中要明晰地下室
底板渗漏水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实际的工程施工水平,采取针对
性的渗漏水处理技术予以处理。
2、地下室底板渗漏水成因
2.1 结构性渗漏
在建筑的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地下室底板存在渗
水现象。在采取一般的堵漏剂封堵裂缝的处理方法之后,依然没有
明显的作用,渗水现象依然存在。一旦建筑结构封顶,地下室底板
渗漏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对建筑的后期使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
响。这时,可以对地下室的底板进行详细检查,找到渗漏裂缝的分
布情况。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估计,通常渗水部分存在微小的裂
缝,明显的表面裂缝不会过于明显。
同时,对底板下岩石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多方向的裂隙,
若裂隙下还存在有地下水则可能是因为底板结构裂隙下地下水渗漏
造成的。同时,当底板混凝土出现变形时,同样也会在底板产生多
个方向的微小裂隙,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将会使得地下水通过岩石
渗入到底板上层。
1.2 地下室底板柔性防水层受到破坏
首先,因为所使用的防水材料不当而导致渗漏。这是导致建筑
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程实际中,经常会存在着防水层材料不
达标、施工后的防水层厚度不足、施工工艺不当、不能混合使用的
防水材料被同时使用而导致防水效果下降等。
其次,施工完成后的柔性防水层存在薄弱环节,一旦在地下水
的作用下,将产生裂缝,从而对整个柔性防水层造成破坏。同时,
对于地下室底板施工而言,当采用点粘法或者空铺法施工时,底板
与柔性防水层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或者密实度不足。若结构施工
直接在柔性防水层上进行时,地下室的结构层与柔性防水层必然不
密贴。这些因素都将成为渗漏水的重要原因。
再次,当混凝土缺陷时同样会对柔性防水层造成破坏。这主要
是因为当混凝土施工后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了混凝土结构出现较
大的开裂,从而对柔性防水层造成破坏。同时,在采用了外防内贴
法进行底板施工时,容易出现较大的外空洞,对防水层的背面产生
损失,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将可能局部击穿防水层。
1.3 其他的相关原因
通常而言,底板出现裂缝的原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两个主要
原因之外,还包括施工失误、混凝土配比失当、施工温差过大、结
构超长等。因此处理防水渗漏的过程中需要对裂缝进行观察,确认
裂缝是否是从封顶之后才开始的,若是封顶之后开始,则可以排除
混凝土配比不当、混凝土施工后自身收缩以及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原
因造成的,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考虑。
3、地下室底板渗漏水处理技术措施
3.1 合理选择柔性防水材料
柔性防水材料是防渗处理的关键防水层,随着材料技术的快速
发展,高性能的聚合物与水泥复合材料逐步替代了传统的背水面防
水材料。例如,当前广泛应用的氯丁胶乳水泥砂浆与环氧乳液水泥
砂浆等,都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刚韧性防水材料也是适应
于地下防水工程处理的材料,即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柔性防水涂料,
其是以水泥作为主体材料,然后再掺入对应的高分子乳液,从对水
泥材料起到改性的作用。其微观结构是聚合物膜与水泥硬化体相互
贯穿的一种坚固的弹性网状结构,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粘结强
度在 1.0MPa 以上,拉伸强度高于 1.5MPa,主要用于地下工程的防
水处理中。
3.2 加固处理措施
当建筑在封顶之后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底板渗漏问题时,
这时建筑地下室基础沉降以及结构加载趋于稳定,因此裂缝的发展
同样趋于稳定。该种类型的裂缝不会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直接危害,
但是必须对长度较长的贯通裂缝以及宽度较大的裂缝进行封闭加固
处理。考虑到贯通裂缝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出现变化,诸如伸
缩变形等,这时要选择弹性较好的材料进行修补,以免再次出现开
裂。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对贯通性裂缝进行处
理 :首先沿底板裂缝的表层走向骑缝凿一道深 30mm、宽 20mm 的
U 型槽,之后使用改性环氧树脂进行填充,同时将纤维复合材料粘
贴其上进行封闭处理。对于宽度大于 0.2mm 的裂缝,可以使用对
应压力将改性环氧树脂注入裂缝中进行处。在完成上述裂缝修补之
后,再进行防水层的修补即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通过加固处
理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渗漏效果。
3.3 底板结构性裂缝处理技术措施
当地下室底板岩层出现裂缝时,首先要采用压力注浆,将基岩
内的裂缝填充满,同时将底板与基岩之间存在的孔隙填满。注浆方
法可以使水泥注浆,也可以采用化学注浆。注浆过程中,首先在地
下室底板上均匀的布置钻孔,并保证钻孔钻入底板下方岩石当中,
之后使用注浆接头,将水泥浆诸如其中。注浆过程中,要保证注浆
压力维持在 2MPa 左右这样方能使得水泥浆能够完全扩散到岩石裂
缝当中。然后,再使用水泥浆液将底板下岩层与底板之间存在的较
大间隙进行填充。一般所布置的注浆孔呈梅花形分布。在水泥浆的
注入过程中,必须时刻观察底板的出水状况,并将存在明显出水点
位置处进行明显标记,然后再进行二次化学注浆布置。
以某具体工程为例,在完实地检查之后即可开始注浆作业 :首
先,在地下室底板下部钻孔,必须保证钻孔至岩石中,然后用压力
注入水泥浆,将建筑物底板下的岩石与底板之间存在的间隙封堵住,
彻底切断渗水源头;其次,对底板的裂缝进行修补,在裂缝处钻孔,
然后使用水中固化高强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在施工过程
中要保护钢筋,恢复底板的整体性 ;再次,对地下室的内部进行防
水处理,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意大利柔性防水砂浆,在地下室内部
进行涂刷,形成一整层防水层,避免以后结构出现微小裂缝,起到
防水作用。最后,对保护层和排水层系统进行施工,在防水材料上
设置厚度为 20cm 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不但能够起到保护水泥砂
浆的作用,而且还能够适当平整地下室,可用于停车场的使用。同
时,再在上面设置排水系统,通过沟渠将地面水进行收集、排放。
4、结语
上述处理技术都是经过工程检验了的防渗处理策略,具有效果
好、施工方便的特点。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处理过程中海安需要根
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上述处理技术及策略进行适当完善,提高处理
措施的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莉红 . 浅谈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J]. 城市建
设理论研究,2011(30)
[2] 徐文广 . 浅析建筑物地下室底板渗漏水原因与防水措施
[J]. 河南建材,2012(3)
[3] 林嘉诚 . 超大面积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技术 [J]. 广东建材,
2013,29(5)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对送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技术的论述
下一篇:对已建桥梁拼宽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