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出错:SELECT S.*,M.alias AS M_alias,M.keywords AS M_keyword,M.config AS M_config FROM p8_sort S LEFT JOIN p8_article_module M ON S.fmid=M.id WHERE S.fid='145'

Table 'ksfbw.p8_sort' doesn't exist
1146 苏州市区退休人群体质指数和血压分布状况 - - 快速论文发表网_快速发表论文

苏州市区退休人群体质指数和血压分布状况

作者:时间:2011-01-13 14:38:22  来源:www.ksfbw.com  阅读次数:2041次 ]

【摘要】    目的 探讨苏州市区退休人群体质指数(BMI)、血压分布情况及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 841例苏州市区退休人员BMI及血压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性别、年龄、BMI与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在7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升高,70岁后随年龄逐步下降。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随着BMI水平增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值以及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均逐渐增高;男、女性呈现相同趋势。随着年龄升高,SBP均值逐渐升高,DBP均值在70岁前升高,在70岁后下降;男、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逐渐升高,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患病率逐渐下降。结论 年龄、BMI与各亚型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有关,其中,ISH患病率与年龄更相关,IDH、SDH患病率与BMI更相关;适当控制BMI对于防治IDH、SDH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体质指数;高血压;患病率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1,2〕及肥胖密切相关〔3~5〕。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比等作为肥胖的简易指标已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其中BMI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最为密切〔4〕。本文分析苏州市区部分退休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BMI对比情况,以及与各亚型高血压的相互关系,为苏州地区中老年人的高血压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核心论文发表网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在苏州市中医院体检的苏州市区退休人员2 841人的体检资料。其中,男993例,女1 848例,年龄50~104〔平均(67.34±9.23)〕岁。该人群年龄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分别占总人数的22.63%,34.35%,2.66%,10.35%。男、女分别占总人数的35%和65%。该人群平均BMI(23.35±4.43)kg/m2,消瘦、正常和超重人数分别占总人群的8.90%,50.55%,40.55%。在上述四个年龄段中,BMI分别为(23.68±3.38)、(24.12±3.77)、(22.90±5.29)、(21.53±4.77)kg/m2。BMI在60~69岁人群中均值最高。ISH、IDH、SDH及高血压人数分别占总人群的37.21%,4.21%,27.07%,70.45%。有高血压病史并服药治疗的人群中,血压在正常水平的患者比例为26.67%。

  1.2  调查项目

  1.2.1  BMI

  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体质指数的诊断标准〔6〕,BMI<18.5为消瘦,18.5≤BMI<24为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本文将BMI≥24的统称为超重。

  1.2.2  血压

  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前统一校正。测量方法为:坐位休息5 min,测量右上肢血压。测量时间为每日上午7:00~9:00。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具有高血压病史或近2 w内服用降压药物者,均为高血压〔7〕。高血压亚型定义〔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SBP≥140 mmHg并DBP<90 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SBP<140 mmHg而DBP≥90 mmHg;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SBP≥140 mmHg并DBP≥90 mmHg。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BMI情况  消瘦人群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并且在70岁以后上升更明显(P<0.05)。超重人群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在70岁之前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在70岁之后所占比例逐步下降;并且,男性仅在超重比例下降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与总人群在超重比例上升与下降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BMI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的趋势与合计组趋势一致。见表1。表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BMI与高血压情况(略)

  2.2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高血压情况 化学论文发表

  该人群高血压在各年龄段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60~69岁时上升最明显(P<0.0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80岁以上最高,其次为60~69岁。女性在80岁之前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但是在80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下降。

2.3  不同年龄、BMI与SBP、DBP水平的关系

  SBP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不同BMI组别均表现相同趋势;消瘦组、超重组及总人群在80岁以后的升高趋势变缓(P>0.05)。DBP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消瘦组在80岁后下降,正常组、超重组及总人群在70岁后即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正常组及总人群组的上述升高表现,以及消瘦组、超重组和总人群组的上述下降变化显著(P<0.05)。SBP与DBP水平值,不论在哪一年龄组,均随着BMI的升高而逐渐上升;其中,BMI正常组在70岁前的SBP升高变化较消瘦组明显(P<0.05);超重组在80岁前的SBP、DBP升高变化均较正常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年龄、BMI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关系(略)

  2.4  不同性别、BMI、年龄与高血压亚型的关系  按本体检记录的实际血压测量值分别归入相应的ISH、IDH、SDH三种高血压亚型组进行统计分析(剔除具有高血压病史或近2 w内服用降压药物但本次测量血压正常病例)。随BMI上升,ISH患病率(除外男性超重组)、IDH患病率(除外女性超重组)和SDH患病率均逐渐上升。男性与女性相比,在各相同BMI层面,ISH和IDH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而SDH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ISH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在80岁以上上升明显(P<0.05),女性在60岁以上上升明显(P<0.05)。IDH与SDH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但是SDH患病率在女性及男女合计的60~69岁最高。男性与女性相比,各年龄段的ISH患病率均低于女性,而IDH与SDH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见表3。表3  性别、BMI、年龄与血压亚型的关系(略)期刊论文发表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苏州市区退休人群的总体BMI情况与刘弘〔9〕等研究结果一致。按每10岁年龄分段, BMI均值显示先升后降趋势,在60~69岁段的BMI均值最高;消瘦人群随年龄逐渐增长,超重人群在70岁后呈现下降。结果提示,通过饮食调理和体育锻炼以达到控制BMI、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在老年人实际运用时要注意体重控制的重点年龄段应在70岁前(尤其是60~69岁段);同时也提示,老年人还应当注意身体消瘦情况的发生和危害(尤其在70岁后),其发生与消化代谢功能的增龄性下降及相关疾病有关,但也不能忽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快速论文发表网(www.ksfbw.com)本中心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

投稿邮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2702382
联系电话:15295038833

本站论文资源均为来自网络转载,免费提供给广大作者参考,不进行任何赢利,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广告推荐

文章评论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阅读排行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